『顿超生命教练』学员金楠:生命教练就是让人活明白,是人生的地图

□ 近20年企业管理经验
□ 曌乾法吉组织教练 全模块学员
□ ICF认证准PCC专业教练
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01 变化真的太多了!
更敏锐的感知力
Helen:我们从变化开始聊吧,学习前后的有什么不同?
金楠:变化真的太多了,比如说,有连接感,能敏锐觉察到其他人内心的想法,这太神奇了!好多时候,我一下子就能get到对方心里真正在想什么。怎么做到的呢?就是放空自己,同时心里有一份浅浅的、说不上来的相信。
在大理最后上课的时候,有一个环节是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感受。一开始我不太信,觉得这超出了理性认知,不太靠谱。但后来发现,当自己真正静下来,给彼此空间,没有自己内在的评判和假设,全然体验和无目的性的放松时候,那种体验就来了。
给反馈之后,对方真的能感受到,就是他/她当时所想或当时的感受和同在,自然两个人之间就好像通了一样,只有彼此的在看见流动。

全然的放下
Helen:这种变化给你自己和你的客户,分别带来了什么不同呢?
金楠:对我自己而言,我更加能全然放下,放下对一切的执着心。不仅是在教练对话过程中,在和朋友吃饭聊天时也是如此。以前我可能会急着表达自己,想达到某种目的,还会有各种评判标准。现在这些都没有了,在当下聆听和链接。
对客户来说,我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抱持、空间,让他们更相信自己,从心底感受到力量。会在他们的世界去看见他们,全然接纳和承托他们。

学会了抽离
金楠:还有就是变得更理性了。遇到问题时,不会像以前那样胡思乱想,给自己加一堆戏码。我能更清楚地看到事情的本质,不再去想那些没用的东西。
这是因为我学会了抽离,这种抽离对我很有帮助。
Helen:很多人会停不下来地胡思乱想,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不再想的呢?
金楠:因为我知道那些都是自己编出来的,没什么意义。
我多次看到自己这样的思维模式后,就觉得还不如放下,有那时间干点别的多好,然后就自己喊停了。
Helen:对一般人来说,“这些都是编的,没必要”只是个概念,而你似乎已经有了深刻的体验、也做到了,这是怎么来的呢?
金楠:主要是做教练、进行对话,还有上了顿超之后,在认知方面有了很大提升。
另外,在交谈对话中,我也会给自己做一些自我对话。不管是给别人做教练还是自己当客户,做得多了,就慢慢有了这份觉察,也就不想再去编那些东西了。

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
Helen:“理智”在你说的这些当中还是很重要的。你觉得你以前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?
金楠:我以前肯定是感性的。
Helen:那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金楠:以前感性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化,陷在情绪里出不来。我是学心理专业的,知道情绪能反映需求、保护自己,原来会停留在觉得要爱自己,有情绪就得发泄出来、关照自己。
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。要升一个维度,来解决。那句话怎么说的?就是不能在发生问题的层面去解决问题。升个维度,更理智的看待情绪,用好情绪。

顿超生命教练第一课就是认识到这个理智。上完顿超之后,在不断觉察、修炼和练习中,慢慢有了更多的觉察,方向对了,感觉很有意思。
Helen:你说的“方向对了”是指什么方向呢?
金楠:这个方向不只是顿超,整个曌乾的课程系统都有涉及。顿超生命教练是其中比较深入的课程。
先说VIC(个人高绩效教练),其实是一个觉察的过程,教你理智看待自己的模式和意识,让你不断觉察、接纳和放下。
顿超生命教练,比VIC(个人高绩效教练)的觉察维度更高,很多人觉察之后不知道怎么办,而顿超让你明白真正的觉察是什么,抽离是什么,就是觉察到了就放下,就是做减法。
Helen:很多人觉察了但还陷在旧模式里。
金楠:对,因为看见的时候往往会有评判,有评判就没办法接纳。
上了顿超之后,就知道真正的觉察就是放下。我很喜欢克里希·那穆提的《问题既是答案》这本书。我当VIC(个人高绩效教练)助教的时候,发现我们组的人,到最后都觉得自己的问题不是问题了!提出来——看到模式——放过自己,思维高度上升,放下,放松,问题自然解决,就是这么一个过程。
Helen:是的,VIC(个人高绩效教练)是建立自我、觉察自我、活出自我,顿超生命教练是在建立自我的基础上消融自我、破除自我。

对“当下”的深刻体验
金楠:第三个变化,就是对当下的认知。
敏锐觉察不仅体现在对他人,也体现在对自我上。我会时不时让自己抽离出来,活在当下,去放松、感受。这一点结合了前面提到的敏锐感知力和理性思维。
Helen:都说要活在当下,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,你觉得“活在当下”是什么状态?
金楠:活在当下就是没有那么多杂念,这可能和在顿超课程上面练冥想有很大关系,冥想对我很有用。
活在当下就是在呼吸之间,什么都不想的那种状态,去感受那份广大。昨天我在路上瞎想,回想一天的事情,还的计划一下下面要做什么,那种惯有的模式自觉的出来,感觉特别累。
我突然意识到,停下,放下,活在当下,当时就觉得特别放松,对大自然的体验,对身边来来往往的敏感度就在了,突然想着要是下场雨就好了,结果第二天真的下雨了,这种和自然界的感知连接真的很神奇。

全然的放松与接纳
Helen:关于自己的改变方面,还有什么想说的?
金楠:整体维度上和以前不一样了,信他人,自信本自具足了。以前老想着怎么解决问题,现在觉得什么都不用做,放松自己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Helen:没体验过的人可能不明白,什么都不做,怎么在社会上生存、与人交往呢?
金楠:什么都不做,就像幕布上空白的位置,在那种状态下,你会感觉自己很广大、很明晰。
因为你要相信自己本来就是很广大、很明晰的状态,没有什么好坏之分。当你看到事情的本质,知道有些只是“戏”,你愿意在戏里就在戏里,不愿意就可以放下。
做事情的时候,理智地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,选择之后也理智地去执行。这样生活就会很轻松,不会像以前那样拧巴。另外,我也更加相信自己了,越来越相信。
Helen:是的,学员都说,学了顿超生命教练后更高效、更明白、更少内耗了,和你说的这部分是一样的。
金楠:当达到那种广大的状态后,会感觉自己如如不动,没有什么好坏对错。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细胞,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,没必要纠结,对所有人都能理解,有一种“我们”的感觉,自他合一的心智模式有了觉察。

02 走进顿超课堂的原因
对“道”的追求
Helen:当初是什么吸引你,走进顿超生命教练的课堂呢?
金楠:我知道这是个“道”,我一直都有这种感觉。在Barry的沙龙上,我能理解他说的所有点,所以我觉得:这是我要的,直接上顿超就行。
因为这门课程是最根本、最本质的方向,是最有价值的。
Helen:也是因为你自己有一些修为和理论认知,才能在沙龙上就明白这些。
金楠:以前我做沙龙、设计课程的时候,积累了很多“术”,发现这些都是表面的。我一直在追求“道”,却一直没遇到合适的课程。虽然我也看书学习,但都没有像顿超这样能加速我悟道的课程。
Helen:这个“加速”悟道怎么理解呢?
金楠:Barry自己走过悟道的过程,他把自己的经验转化成课程教给我们,这样我们就不用走他走过的那些弯路,节省了很多时间。这难道不值吗?很值!
Helen:但有人说走的弯路也是必经之路。
金楠:话是这么说,但走弯路可能会让人迷失方向,甚至迷信。像我这样学习的时候,还得一边防止迷信,一边学习,一边怀疑,一边学习,还要挑课程,相信大家都经历过,这个过程太漫长了。顿超真的加速了我的成长。
金楠:吸引我的点,还有Barry的状态。他没有那么多“自我”。不像有些老师,半节课都在吹牛、标榜自己。我觉得那些老师很虚,肚子里没什么真东西。

03 对生命教练的理解
是人生的地图
Helen:现在你再来看生命教练这个词,你会怎么去理解?
金楠:生命教练一开始我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分量的,其实它是一个系统,关乎整个生命系统。
我觉得名字叫什么都行,叫生命教练挺好的。对于内容,生命教练就是让人活明白,是人生的地图。
Helen:哈哈,你这个回答和《金刚经》里的三句义——说生命教练,皆非生命教练,是名生命教练——很契合。还挺有共鸣的。
金楠:对,它叫啥都可以,在每个人生命里的意义都不一样。
Helen:你觉得什么样的人,需要这门课程呢?
金楠:你这问题挺有意思的,不是课程吸引什么人,是谁需要。第一种,是像我一样追求“道”的人,肯定很适合,也会很愿意来学习。
第二种,就是有心理迷茫期的人,可能更适合先去学VIC(曌乾个人高绩效教练)。
第三种,已经在人生中有一些感悟,知道这门课程会有效果、是“道”,以及体验过教练技术,想成为好教练的,非常合适来学习。
真的是MCC大师级教练直通车,教练状态里的敏锐,链接,空间,相信,好奇,都有了。
Helen:你好几次提到“道”,能多说说这个“道”是什么吗?
金楠:追求的“道”就是所有人类智慧指向的那个答案。不管是道家的“无为”,还是佛学说的“空明”,都是“道”的体现。

04 把悟到运用在生活中
金楠:婆媳关系一般是家庭关系中的重灾区,我也是。老一辈的人的观念就是女人要全身心照顾家庭,伺候好家里人。如果我是忙学习成长,忙工作,她肯定不高兴,挑毛病,语言也极端。
但后来我把自己放到无我的状态,没有了那些情绪,那些所谓的自尊心。听到难听极端的话,我也不往心里去,反而去看见她、帮她梳理她想要什么。
她语言走极端时,换做以前我肯定忍不了,但现在我觉得这是她内心的不安全感、对自己的苛责导致的,我就会有怜悯,爱,想帮助她。 我还会夸她,说她聪明、有智慧。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,要放下所谓的自我。
现在我们的关系非常好,我理解她,她支持我,帮助我。
金楠:Barry常说“等”。很多时候做事要等时机,因上努力、果上随缘,等。
Helen:这一份“等”,背后需要极大的定力、洞见和通透。
金楠:对,是的。课程结束后,我没有停下修炼。还是得不断修炼。这次访谈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梳理,以前都没问过自己这些问题,挺好的,很滋养。
经历了120天课程训练,学员们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的“掀翻一个面”。


